NuVu:在“魔法学校”里遇见真实的创造
“让‘看’和‘做’更密集地交替迭代,让科学与艺术融合在同一个教育过程中不割裂开来。”这是从NuVu工作坊到NuVu中学一以贯之的理念。
这所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中学,2017年入选Core77的创新教育设计奖,2018年获得国际教育发展协会颁发的创新领导力奖。
在这所学校,没有课程、没有科目、没有教室、没有课表、没有分数,利用“设计”的过程,学生发挥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来解决复杂的挑战。NuVu联合创始人萨巴·戈尔坦言:“来到NuVu的学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优等生,但他们都走出了和传统学校学生不一样的成长轨迹。”
1
2010年,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专业博士赛义德正在从事一项研究——如何将大学建筑工作室的运作思路沿用到中学课堂的教学之中。赛义德认为,只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十多岁的孩子也有能力和研究生一样从事设计和工程项目。
赛义德选择的突破口是建筑设计领域里的形状文法(Shape Grammar)。形状文法是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可以按照设计需求,依据一定规则产生新的形状。这种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领域。
尝试将形状文法与中学教育结合并非赛义德突发奇想,他认为传统中学学习被太多经典和规则束缚,很多学生无法在学习中突破既定思维。而形状文法的运用逻辑是“遵循规则—合理运用规则—生成打破常规的新形状”,在他看来,从“合理运用”到“打破常规”恰好可以成为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着力点。
同年,赛义德跟两位麻省理工学院校友共同创办了NuVu Studio,并逐步展开与中学的合作。马萨诸塞州栗山城比福尔国家走读学校成为与NuVu合作的第一家学校。
合作方式很简单,学校每学期(3个月)送20名学生来到NuVu学习。在NuVu期间,学生们将与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和哈佛大学的专家,还有工程师、艺术家、音乐家以及创业者一起完成项目。
学生们面对的都是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开放性问题,比如“未来城市设计”“给新德里贫民窟的孩子打造教育App”“用3D打印制作假肢”“打造以自行车为动力的水过滤系统”等。
随着学生和家长的好评不断,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满足于一个学期的学习,而是待上1年、2年,甚至4年。
如今,NuVu在全球的合作学校已达13所,拥有超过3000名学生。
2
剑桥市马萨诸塞大道一条小巷子尽头,一栋不起眼的钢化玻璃建筑刚好夹在两所世界名校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之间,它就是NuVu创新学校所在地。
NuVu的楼梯间陈列着许多充满艺术感的学生作品,上了楼,空间立刻开阔起来,桌椅错落有致,学生三三两两围在桌边,操作电脑、摆弄各种材料和工具。隔着透明玻璃的操作间里,有些学生戴着护目镜、防护手套正用机器电光火石地切割着一些材料,另一边有些学生操控着复杂的大型仪器。
穿梭其间,会不时看到一些造型奇特、风格各异的成品或半成品:比如全机械驱动的“蒸汽朋克风”挖掘机、适用于骑行背负的人体工程学餐盒、可感知空气质量的智能口罩等,这些作品全都出自学生之手,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在此看不到一丝痕迹。
尽管是一所为11到18岁学生服务的全日制学校,但NuVu却采取了工作室的组织形式。
没有正式课程:采用工作室模式,2名教练指导,12名学生密切合作,解决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没有科目:多学科融合,学生们大多数时间在工作室做项目。
没有教室:没有固定教室,学习场所均为开放性空间,可灵活改造以满足不同工作室的需求。
没有课表:学生不需要按课时上课,而是集中一段时间来完成项目。每年3学期,每学期有8到12个工作室,每个项目持续两周。
没有分数:每个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档案袋,记录每一次设计的过程,以及最终的产品和成果。每个学期进行一次公开展示。3
NuVu的发音近似于新思维(New View),学校鼓励学生运用新思维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作为NuVu学生的重要培养目标,创造性思维怎么形成?赛义德通过一个建筑学专业的常见例子做了解释。
图1是个图形变换的例子,通过怎样的旋转过程才能实现从左到右的变换?
旋转的时候要遵循一条规则:只能将三角形围绕其中心进行180度旋转。
很多人在依次旋转了3个三角形之后,都容易卡在图2这一步。
其实,无法继续通常是由于我们的观察不够细致。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除了原有的3个三角形,整个图形外围和中间还形成了大、小2个三角形。因此可以继续运用规则,直至顺利达成最终目标(图3)。
通过这个例子,赛义德道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规则+观察(Creative Learning:Rules+Seeing)。他强调,规则代表了存在于教科书和人类社会实践中的知识。创造性思维并不是要忘记规则,而是培养一种善于观察和运用规则的能力。
“规则+观察”和NuVu学生基于项目的学习有什么关系?赛义德通过一个项目经历进行了阐述。
赛义德是叙利亚人,叙利亚流行一种叫作“炸豆丸子”(Falafel)的特色食物,他给了学生们一个项目主题:重新设计Falafel。项目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制作出Falafel;第二,制作出一辆餐车,并带着Falafel到市区售卖。
第一个部分比较好办,赛义德把学生们带到家里,亲自下厨教他们做 Falafel。学生们大开脑洞,完成了甜甜圈、面包、三明治等各种形状的 Falafel。
项目难度在第二个部分陡然加大。学生们拿出餐车的多个方案因为太过常规,赛义德让他们进行了无数次迭代,直到一个和甜甜圈外形相似的方案出现,才引起他的注意。
但赛义德觉得方案依然不够完美,他希望学生们拿出一个去掉底部两个小轮子的方案。
当项目组所有人都在低头沉思时,一位刚好到NuVu参观的教育评论家看到了这辆餐车:“这个大圆盘是用来干什么的?”评论家没有注意到餐车下方的小轮子,但他的一句话立刻给了项目组巨大的灵感。整个项目的关键问题一下就变成了:如何用圆环替代圆盘。
很快,学生们拿出了最佳方案,并成功制作出一辆不用轮子也能轻松行走的Falafel餐车。
在NuVu创新学校,所有项目都必须在两周内完成,整个流程包括“导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学生界定问题——提出方案——制作产品(迭代)——呈现设计”。
只用两周完成项目,是学校的一个策略。学校认为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做出最完美的设计,而是能够在快节奏当中,经历和熟悉整套设计的流程,快速创新和迭代。
学生们在一个学期中将参与4个项目,一学年三个学期,就是12个项目,意味着学生可以练习12次整套设计流程。通过项目中的不断训练,才有可能真正催生出创造性思维。
4
NuVu倡导全方位贴近真实情境的学习,一个完整的学习周期可以分为项目驱动、实践学习、迭代完善、档案袋评价四个环节。
项目驱动
项目驱动是NuVu最鲜明的特色。每个项目为期两周,学生在专业导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要让项目有效驱动创新,有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项目目标旨在解决实际问题,问题的解决也须符合现实规范。
举个例子,2016年秋,萨拉•李维斯在NuVu的外科医学工作室参加项目,目标是开发一款仿真子宫的器官模型,方便见习医生开展最贴近真实情境的手术训练。
项目驱动模式极大强化了萨拉的目的性和积极性。为掌握人类腹部与子宫的形状特征,萨拉在阅读大量医学文献的基础上,召集多位志愿者进行了专业的测量;为得到合乎设计标准的零部件,萨拉自学了数控机床与真空成型机的使用;她还实验了多种覆盖材料,使产品在最大限度上贴近人体皮肤的触感。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萨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最终,萨拉所在的团队设计出了一款令人满意的仿真子宫。
第二,科学合理的项目设置。
基于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项目须做到有层次、有递进2018年,NuVu的学期主题是“未来世界”,学校提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十年二十年后,人类、机器、动物以及自然将会如何相处?
在大主题和开放性问题下,不同工作室从不同方面确定项目内容,有的关注用轻型机器人来开发下一代健康可穿戴设备,有的探索用模块化机器人来开发电脑控制的智能家居,有的创造适合在外太空穿的高科技服装……
这些项目没有标准的解决方案,同时又有清晰的设计梯度,适应各阶段学生开展项目。
实践学习
实践学习环节,NuVu强调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自主开展研究。在真实环境中,没有标准解决方案,没有他人提供研究计划,学生需要自主搜集相关知识、设计研究方案、把握项目进度。
哈珀·米尔斯曾参与过一个城市包容性课题研究的项目。其中涉及的研究方法、分析模型都十分陌生。为顺利开展研究,米尔斯自主学习了相关实证方法,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改进,两周之后提交了一份出色的研究报告,更重要的是米尔斯体验了一名社会科学学者开展研究的全过程。
基于真实情境的自主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关键是当学生离开学校以后能进行知识的有效运用和迁移,与社会无缝接轨。
迭代完善
在NuVu,“被提建议”“被否定”是学生们每天都要经历的过程,有时一天会经历好几次。每学期末学校还有一个公开评审会,各个工作室展示自己的成果,接受各行各业专业人士的评审,这些专业建议将成为产品进一步迭代的参考。
穆罕默德·赛义德,就是那位受到奥巴马接见的残障学生,他来到NuVu的时候,很想改善自己坐的轮椅,工作室基于他的想法成立了通用臂(Universal Arm)项目组。经过两周的时间,项目组造出了一个可以安装在穆罕默德轮椅把手处的简易托盘,书本、笔记本电脑、手机、背包等物品都可以直接放在托盘上,大大改善了穆罕默德的日常生活。
在项目组同学离开后,穆罕默德决定继续改进他的通用臂,他给通用臂设想了更多功能:当不使用托盘时,通用臂上可以安装放水杯的杯架,或者安装可供相机稳定拍摄的三脚架,还可以在下雨时换成顶棚防止淋雨……最后,穆罕默德迭代了超过12个版本。
档案袋评价
NuVu没有设立GPA核算体系,取而代之的是每个人的专属档案袋(Portfolios),其中囊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撰写的论文以及最终产品,旨在评价学生随时间推移而增长的学术与实践能力。
学生们每天结束项目之前,都需要拍摄和记录他们当天的进度,上传到网站。到每个项目结束的时候,学生们不仅分享了最终的成果,也记录了创造的过程。
“我们相信档案袋能比标准化成绩更准确地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素养。”赛义德介绍。虽然没有GPA成绩,NuVu的学生依然在大学入学申请中收获了骄人的成果。
毕业生凯特·里德如今在罗德岛设计学院和布朗大学攻读设计和工程学学位,这位在传统学校成绩并不突出的学生,却因为在NuVu创作了一批高质量的个人作品——包括雕塑、服装、轮椅配件等11件不同领域的设计作品,获得了理想大学的青睐。
创新学校是为了弥补现行学校教育缺失的部分,不是完全取代和否定现行学校,在那些本来就做得好的方面非要去创新,也注定会失败。NuVu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看准了创造性思维这个现代社会亟需而现行教育缺失的部分,并且基于建筑设计的专业研究和广泛实践,做了一种科学的迁移。
- END -
作者 | 陈宇韬、刘徽、杨雁清
来源 | 《優教育》第39期,文章内容参考自《立足于真实的创造——在NuVu遇见另一种课堂》,作者为陈宇韬、刘徽;《这不是家魔法学校,但学生们每两周就有新的创造》,作者为杨雁清。
投稿 | giftededucation@foxmail.com
声明 | 文章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联系。